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
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
它们部分由肝生成。可以为香豆素所抑制。
为统一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号, 有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 ⅩⅢ等,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 VI 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
凝血因子 | 在血清中 |
参与凝血途径 |
|
FI | 纤维蛋白原 | 无 |
共同 |
FII | 凝血酶原 | 有 | 共同 |
FIII | 组织因子(不存在血液中) | 外源 | |
FIV |
Ca2+ |
有 | |
FV |
前加速素 |
无 |
共同 |
FVI(废除) |
活化的FV |
||
FVII | 前转变素 | 有 | 外源 |
FVIII |
抗血友病因子 |
无 | 内源 |
FIX |
凝血激酶 |
有 | 内源 |
FX |
Stuart Power因子 | 有 | 共同 |
FXI |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 有 | 内源 |
FXII | 接解因子 | 有 | 内源 |
FXIII |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 无 | 共同 |
A、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子 1)
B、内源性凝血因子:8,9,11,12
C、外源性凝血因子:3,7
D、共同途径凝血因子:1,2,5,10,13
E、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因子 1,5,8,13
F、血清中不含:因子 1,5,8,13(不含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
G、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因子 2,7,9,10
H、硫酸钡吸附血浆中不含有:因子 2,7,9,10(不含依K因子)
I、接触因子: 因子 12,11,PK,HMWK
下面的表格有助于理解纠正试验结论
因子 |
新鲜血浆 |
硫酸钡吸附血浆 |
储存血浆 |
储存血清 |
FI(1) |
+ |
+ | + |
- |
FII(2) | + | - | + | + |
FV(5) | + | + | - | - |
FVII(7) | + | - | + | + |
FVIII(8) | + | + | - | - |
FXI(9) | + | - | + | + |
FX(10) |
+ | - | + | + |
FXI(11) | + | + | + | + |
FXII(12) | + | + | + | + |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
A、硫酸钡吸附血浆不含:因子2,7,9,10
B、储存血浆不含:因子5,8
C、储存血清不含:因子1,5,8
APTT纠正试验结果(结合上表容易理解结论)
加正常血浆 |
加正常血清 | 加硫酸钡吸附血浆 | 结论 |
能纠正 |
不能纠正 |
能纠正 | 因子VIII(8)缺乏症 |
能纠正 | 能纠正 | 不能纠正 | 因子IX(9)缺乏症 |
不能纠正 | 不能纠正 | 不能纠正 | 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 |
患者硫酸钡吸附血浆+正常人血清,能纠正;正常人硫酸钡吸附血浆+患者血清,能纠正 | 因子XI(11)缺乏症 |
三个阶段,两条途径(内,外源凝血途径)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XII被激活到FIXa-VIII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VII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共同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是指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