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 个同样的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0mm的计数池。
计数池内划有长、宽各3.0mm的方格,分为9 个大格。
每个大格面积为1.0mm^2,容积为0.1mm^3(ul)。
每个大格面积为容积为0.1ul(0.1X10^-6L)。
每个大格面积为容积为0.1ul(0.1X10^-6L)。
每个大格面积为容积为0.1ul(0.1X10^-6L)。
其中:
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 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及四角的5 个中方格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区域,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分为16个小方格。
四角的4 个大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 个中方格。
根据1941年国际标准局(NBS) 规定,大方格每边长度允许误差为土1%,即1土0.01mm,盖玻片与计数池间隙深度允许误差为土2%,即0.1士0.002mm。
WBC计数区域:四角的4 个大方格(蓝色区域)
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计数区域:正中及四角的5个中方格(红色区域,总面积占一个大方格面积的1/5)
压线细胞: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
在2ml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中加血10ul, 混匀后,充人计数池,静置3~5分钟后,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假如N为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
计算公式:
RBC=(((N/5)X25)/0.1ul) X 稀释倍数200/L
RBC=(((N/5)X25)) X 10X10^6X稀释倍数200/L
RBC=(N/100)X10^12/L
红细胞稀释液:
Hayem液由NaCl (调节渗透压)、Na2SO4 (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HgCl2(防腐)和蒸馏水组成。
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甲醛(防腐和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和蒸馏水组成。
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生理盐水。
WBC显微镜计数法:
白细胞稀释液(2%冰醋酸)0.38ml加血20μl,充分混匀后充入计数池,然后静置2~3min,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的总数,最后计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值。
(2%冰醋酸配置:98ml蒸馏水加2ml浓的冰醋酸)
假如N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计算公式:
WBC=((N/4)/0.1ul) X 20(稀释倍数)
=(N/4)X10^7X20/L
=(N/20)X10^9/L
N/4为平均每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0.1ul为一个大方格的体积;20 为稀释倍数:0.38ml白细胞稀释液加20μl血
操作:
1.吸取稀释液:准确吸取10g/L草酸铵稀释液0.38ml,置于清洁小试管中。
2.采血:常规消毒无名指,穿刺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准确采血20ul,置于含有草酸铵的稀释液中,立即充分混匀。
3.稀释静置:待完全溶血后再混匀1min,置室温10min
4.充液静置:取混匀的血小板悬液1滴充人血细胞计数板内,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充分下沉。空气干燥的季节应将血细胞计数板置湿盒内。
5.计数:用高倍镜计数血细胞计数板中央大方格内的四角和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量。
(PLT和RBC的计数区域相同)
假如N为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PLT总数
计算公式:
PLT=(((N/5)X25)/0.1ul) X 稀释倍数20/L
PLT=(((N/5)X25)X10X10^6) X 稀释倍数20/L
PLT=NX10^9/L
血小板稀释液:
根据血小板计数稀释液是否破坏红细胞分为破坏或不破坏红细胞2种计数法,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区分血小板和小红细胞、真菌孢子及其他杂质形态。
A、草酸铵稀释液,破坏红细胞能力强,血小板形态清晰易辨,为首选稀释液法
B、复方尿素稀释液使血小板胀大后易辨认,但尿素易分解,不能完全破坏红细胞;
C、高铁氰化钾稀释液不能完全破坏红细胞;
D、复方碘稀释液不破坏红细胞,试剂又易长菌,已淘汰。
操作:
1.加稀释液:吸取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如伊红-丙酮)0.38ml于小试管中。
2.采血:用微量吸管采血20μ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人小试管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将试管中的血液与稀释液混勾,待红细胞完全溶解。
4.充池: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的2个计数池中,室温下静置3~5min。
5.计数: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池共计10个大方格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假如N为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总数
计算公式:
嗜酸性粒细胞=((N/10)/0.1ul) X 稀释倍数20/L
=((N/10)X10X10^6X20/L
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有伊红-丙酮稀释液、乙醇-伊红稀释液、溴甲酚紫稀释液和固绿稀释液等多种。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如乙醇、丙酮、乙二醇)、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如溴甲酚紫、伊红、固绿等)、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物质(如碳酸钾、草酸铵)、抗凝剂(如枸橼酸钠、EDTA)、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剂(如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