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5
辅助诊断伤寒病的实验是
A.肥达试验
B.汹涌发酵试验
C.抗溶血素“O”试验
D.Weil-Felix试验
E.锡克试验
A
B
C
D
E
A,:伤寒引起的肠热症病程较长,因目前使用抗生素普遍,肠热症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标本阳性检出率较低,故血清学试验仍有协助诊断的意义。目前用于辅助诊断伤寒病的血清学试验有肥达试验、间接血凝法、EIA法等,其中肥达试验比较普及。
全网答题人次:2171; 正确率:94.29%
执行时间:0.105秒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79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英文简称是
A.MRSA
B.MRSE
C.MRS
D.MRCNS
E.ESBLs
A
B
C
D
E
E,: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全网答题人次:2188; 正确率:94.12%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796
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矛头状排列的是
A.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A
B
C
D
E
C,: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呈矛尖状,钝面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直径0.5~1.25μm,有荚膜(在人或动物体内易形成),无鞭毛,无芽胞。
全网答题人次:2186; 正确率:85.71%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797
镜检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白细胞内外均可见的是
A.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A
B
C
D
E
D,: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成对排列,坦面相邻,菌体直径0.6~1.5μm,在病人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全网答题人次:2182; 正确率:94.12%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798
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的是
A.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A
B
C
D
E
A,: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呈圆球形,直径0.5~1.5μm,不规则成堆排列,形似葡萄串状,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全网答题人次:2171; 正确率:91.18%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799
可分解结缔组织中起黏合作用的透明质酸,使细胞间隙扩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于细菌及其毒素向周围及深层扩散的是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自溶酶
D.M蛋白
E.肠毒素
A
B
C
D
E
B,: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其可分解结缔组织中起黏合作用的透明质酸,使细胞间隙扩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于细菌及其毒素向周围及深层扩散。
全网答题人次:2187; 正确率:91.18%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0
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凝固物沉积在菌体表面或病灶周围,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是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自溶酶
D.M蛋白
E.肠毒素
A
B
C
D
E
A,:血浆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廊浆发生凝固。凝固物沉积在菌体表面或病灶周围,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
全网答题人次:2198; 正确率:86.11%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1
吲哚试验阳性的组合
A.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霍乱弧菌
B.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产气肠杆菌
C.痢疾志贺菌、 霍乱弧菌、 肺炎克雷伯菌
D.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E.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
A
B
C
D
E
A,:大肠埃希菌在进行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普通变形杆菌靛基质和麦芽糖均阳性。霍乱弧菌能产生靛基质,霍乱红反应(即亚硝基靛基质试验)阳性。
全网答题人次:2232; 正确率:65.71%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2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肠道菌的主要抗原
A.O抗原
B.H抗原
C.荚膜抗原
D.芽孢抗原
E.菌体抗原
A
B
C
D
E
D,:肠道菌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其他尚有菌毛抗原。
全网答题人次:2191; 正确率:80.00%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3
用于粪便污染检测指标的是
A.霍乱弧菌
B.产气肠杆菌
C.阴沟肠杆菌
D.变形肠杆菌
E.大肠杆菌
A
B
C
D
E
E,:本题考查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肠道致病尊的可能。
全网答题人次:2182; 正确率:78.38%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4
下列为沙门菌分群依据的抗原是
A.菌体抗原
B.鞭毛抗原
C.Vi抗原
D.M抗原
E.5抗原
A
B
C
D
E
A,:根据沙门菌有共同的菌体抗原这一特点,分类学者将有共同抗原的细菌归为一组,这就使沙门菌分成42个群(或组),即A、B、C……Z和O16~O67群。
全网答题人次:2185; 正确率:72.22%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6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特点是
A.只引起肠道感染
B.不引起泌尿生殖器感染
C.腹泻可由两种肠毒素引起
D.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E.不引起败血症
A
B
C
D
E
C,:大肠埃希菌致病性主要是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等致病因素引起各种炎症(如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肺炎、新生儿脑膜炎、伤口感染、菌血症及腹泻等)。
全网答题人次:2175; 正确率:80.00%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7
主要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O血清型是
A.O6
B.O25
C.O157
D.O111
E.O158
A
B
C
D
E
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VT)大肠埃希氏菌(SLTEC或UTEC),其中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全网答题人次:2179; 正确率:91.43%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8
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是
A.抗“O”试验
B.肥达试验
C.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
D.病毒血细胞凝集试验
E.锡克试验
A
B
C
D
E
B,:肥达试验是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副伤寒甲、乙鞭毛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病人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证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
全网答题人次:2176; 正确率:91.43%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9
目前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的
A.O抗体
B.H抗体
C.K抗体
D.Vi抗体
E.M抗体
A
B
C
D
E
D,:沙门菌血清学鉴定主要借助于沙门菌菌体抗原多价血清与菌体抗原、鞭毛抗原、Vi抗原的单价因子血清。Vi抗原加热60℃30min或经石炭酸处理被破坏,其存在时可阻止菌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
全网答题人次:2184; 正确率:69.44%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0
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A
B
C
D
E
C,:H~O变异,指有鞭毛的沙门菌失去鞭毛的变异。
全网答题人次:2174; 正确率:88.57%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1
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生化反应结果是
A.乳糖(-),IMViC(+ - - -)
B.乳糖(+),IMViC(+ + - -)
C.乳糖(-),IMViC(+ + - -)
D.乳糖(-),IMViC(+ + + -)
E.乳糖(-),IMViC(+ - - -)
A
B
C
D
E
B,:大肠埃希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分解蔗糖因菌株而异,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
全网答题人次:2170; 正确率:91.67%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2
一名3岁男童在幼儿园进食后,出现严重腹痛和便血。同时进食儿童也有数人出现相同的症状。在治疗中病情加重,又出现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霍乱弧菌O139
B.EHEC
C.EPEC
D.EIEC
E.ETEC
A
B
C
D
E
B,: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VT)大肠埃希菌(SLTEC或UTEC),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全网答题人次:2180; 正确率:80.56%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3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A
B
C
D
E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VT)大肠埃希氏菌(SLTEC或UTEC),其中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全网答题人次:2194; 正确率:88.57%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4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A
B
C
D
E
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主要通过LT和ST肠毒素导致腹泻和中毒症状,是旅游者和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
全网答题人次:2233; 正确率:82.86%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
关闭
直达
分类题库
模拟真题
往年真题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15
引起儿童持续性腹泻
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A
B
C
D
E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引起婴儿急性或慢性水样腹泻伴脱水,偶有腹痛、发热与血便。
全网答题人次:2228; 正确率:54.29%
讨论
永久标记
全网讨论
上一题
导航
下一题
导航面板关闭
分类题库:临床微生物
题目16285/3805
A.肥达试验
B.汹涌发酵试验
C.抗溶血素“O”试验
D.Weil-Felix试验
E.锡克试验
执行时间:0.105秒
全网讨论